金融号
  • 金融头条
  • 金融监管
  • 金融智库
  • 财经
  • 银行
  • 中小银行
  • 金融办
  • 曝光台
  • 文化

金融APP

登录 / 注册
退出登录
中国金融网络领袖
CHINA FINANCE NET 中国金融网
  • 首页
  • 焦点 · 分析
  • 央行
  • 金管总局
  • 证监会
  • 大型银行
  • 股份制银行
  • 金融处罚
  • 城商行
  • 农商行
  • 村镇银行
  • 金融科技
  • 金融研究

分享到微信朋友圈

车企短期停产不改我国车市信心

来源: 中国经济网  2022-04-15 09:29:17

关注金融网
  • 微博
  • QQ
  • 微信
  •  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,上汽大众、特斯拉、蔚来等车企纷纷宣布停产。有不少人在社交媒体称,如果上海继续“封控”,将对中国汽车产业产生严重冲击,拖累中国车市向下。言语之中,满满的悲观论调。

      应当承认,这次疫情对汽车产业确实影响较大,毕竟上海是中国汽车产业的重镇。去年全国汽车产量为2652.8万辆。其中,上海汽车产量283.32万辆,占全国的10.68%。这样的比例无法让人淡定。

      但也不必悲观。观察一件事情产生的影响,要有多个维度,不仅要看程度大小,还要看时间长短。两年多的抗疫实践告诉我们,只要毫不动摇坚持“动态清零”,把疫情“防”住,就能越早恢复生产,实现产业的稳定发展。放眼全国,大部分地区疫情逐渐好转,正在争分夺秒复工复产。即使在前期疫情严重的吉林,一汽集团已启动全面复工。上海正在经历的短期“阵痛”,不会也动摇不了中国车市的信心。

      此前有机构进行过测算,上海和吉林两地累计受到疫情影响的年产能为450万辆。考虑到其实际产能利用率,如果全面停工,将导致极端月产量在20万辆至25万辆之间。如果把这一数字放在全年产销总量中来审视,并没有某些人传的那么夸张。

      有人也许会说,一些不在上海生产的整车企业,也有可能像蔚来汽车一样,因为缺乏零部件而导致停产。不得不说,汽车是民用工业中最复杂的产业,一家车企面对的是全国,甚至全球的汽车供应链。而博世、采埃孚等全球零部件百强企业,大多在上海及周边设厂。一辆汽车由成千上万个零部件构成,少了任何一个零部件供应,都不能造出一辆完整汽车,这是事实。但也要看到,经过多年发展,中国汽车产业供应链相互交织,规模庞大,除了在长三角,很多零部件企业还在珠三角、武汉、重庆等地进行布局。从目前情况来看,这些地方的企业都在正常生产。因此,对于网上不少贩卖焦虑的言论,可以保持适度紧张感,但杞人忧天大可不必。

      中国已连续13年成为全球最大汽车市场,年产销量已多年稳定在2500万辆以上。在疫情初期,作为全国拥有整车厂最多的城市,武汉的工厂停产时间更长,大家预期非常悲观,但当年全国汽车产量实现了2523万辆。这说明,我国汽车产业潜力足、韧性强。今年3月,国内多地就已出现疫情,加之国际地缘政治不稳定因素增加,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也不可避免地受到一定影响,但中汽协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,今年一季度国内汽车生产仍然完成了648.4万辆,实现2%的微增长。

      更重要的是,新能源汽车延续了去年的高速增长势头,今年一季度产销分别完成129.3万辆和125.7万辆,同比均增长1.4倍,呈现出市场规模、发展质量双提升的良好局面。《日本经济新闻》认为,中国电动汽车发展迅猛,不仅国内销售大增、充电桩等基础设施到位,未来还有可能成为电动汽车的“世界工厂”。日本可是汽车强国,人家都这么“看好”,凭啥自己没信心。

      超大的市场规模优势和尚未充分挖掘的消费潜力,同时吸引着跨国公司加大在中国市场的投资。去年,宝马在全球销量高达252万辆,中国市场销量就占了三分之一。目前中国已超过德国,成为宝马全球最大单一市场。基于对中国市场的长期看好,宝马已将合资公司华晨宝马股份增持至75%,并投巨资在中国新建了全球最先进的数字生产工厂,以及仅次于德国的最大的研发体系,这也很说明问题。

      从政策上来看,国家也在为汽车产业发展托底和蓄力。继前不久发布《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》后,13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提出,鼓励汽车、家电等大宗消费,各地不得新增汽车限购措施,已实施限购的逐步增加增量指标;支持新能源汽车消费。这些政策举措,不仅有利于促进汽车产业更好地创新发展,而且也有利于稳住宏观经济基本盘。

      信心是金。面对世纪疫情和百年变局,当务之急就是统一思想,尽早控制住上海疫情,防止“短痛”变“长痛”。事实上,我们比任何国家都具备“动态清零”的条件和能力,这也是我们恢复汽车生产并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前提和底气。 (本文来源:经济日报 作者:杨忠阳)


    更多精彩内容,点击下载 中国金融网APP 查看

    相关新闻
    • 上交所开展短期公司债券试点

      2020年05月21日17时39分
    • 全球车企竞技新能源赛道——来自上海车展的报道(上)

      2023年04月26日09时33分
    • 发改委:对短期偿付压力较大但有前景可再生能源企业予以金融支持

      2021年03月12日09时59分
    • 产业竞争优势显现 车企出海需加强全球化运

      2023年08月14日13时21分
    • 邮储银行成功承销市场首单碳中和超短期融资券

      2021年03月26日17时10分
    • 央行重启千亿元级逆回购 适时投放熨平短期波动

      2021年10月28日16时11分
    友情链接
    • 银行网
    • 中国金融网
    • 金融号
    • 微摄
    • 国家摄影
    • 简介
    • 投稿启示
    • 隐私保护
    • 联系我们
    • 广告服务
    • 友情链接
    • 品牌联盟
    • 编辑部:zjw@financeun.com
    • 媒体合作:774353721@qq.com
    • 机构合作部:1760607283@qq.com

    京ICP备07028173号 -1

   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075号

    经营许可证编号:京B2-20200983

    Copyright © 2002-2024 financeun.com Inc. All rights reserved.

    版权所有:中金网投(北京)资产管理有限公司 资产控股:亚洲金控投资有限公司

    ----------------------- 底部结束 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>